西安旅游攻略:大兴善寺,感受信仰的力量与历史的厚重

西安旅游攻略:大兴善寺,感受信仰的力量与历史的厚重

西安,这座拥有着千年的历史的城市,总是能够带给我们惊喜。其中,大兴善寺就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历史文化景点。
初到大兴善寺,就立刻被它古朴庄重的氛围所吸引。这座寺庙位紧邻明城墙,让人仿佛置身于隋唐时期的长安城。

大兴善寺始建于隋朝,是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也是密宗的祖庭。这里曾是皇家寺庙,地位崇高。在这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隋唐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进入大兴善寺,一定要仔细参观这里的建筑。寺庙的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后殿。各建筑之间错落有致,斗拱挑檐,色彩斑斓,富丽堂皇。

在这里,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或虔诚礼佛,或静心祈福,使这里充满了祥和的气息。尤其是法器敲击的声音,深沉而悠扬,让人心生敬畏。

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的祖庭,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位于今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大兴善寺铭记》云:“大隋仁寿元年(561年),文帝始建大兴城,以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兼昭玄统祭酒,总知佛仪。改刹为寺,赐名大兴善寺。”可知大兴善寺创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561年),由沙门那连提黎耶舍主持修建。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都城长安的皇家寺院大兴善寺内设“国立译经院”,从事梵文佛经翻译工作。隋代名僧昙延、彦琮、二彦、郑译等僧人在此主持翻译、校订佛经。著名的《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摄大乘论》、《俱舍论》等经典在此翻译传播。大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都城长安的皇家寺院大兴善寺内设“国统祭酒”,负责全国佛教事务。隋代名僧昙延、彦琮、二彦、郑译等在此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并主持翻译、校订佛经。
隋文帝开皇九年(599年),隋文帝令国子博士萧吉造《善门寺三宝感应传》,记述大兴善寺的灵应事迹及撰述感应传文。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602年),隋文帝令国子监明堂令长萧子宝、国子助教许善心等人撰述《大兴善寺铭记》,对大兴善寺的建立缘起、建筑规模、主建筑及附属建筑等加以详细记述并镌刻于碑上。《大兴善寺铭记》为金石学家所重视。1937年何士骥撰《隋大兴善寺之渊源及现存碑石》一文对《大兴善寺铭记》进行了考释。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618年),宇文恺扩建大兴城为东西宽18里南北长15里的斗状方格网城,将皇城东北角的原皇家译经场扩建为皇家道场——大兴善寺。此时的大兴善寺已不再局限于佛教活动,而是成为皇家祭祀道场的中心和寺庙园林,为达官贵人聚会及文艺雅集之地。这一时期的隋朝频繁的宗教活动,使大兴善寺名声远扬海外。日本真言宗开宗祖师弘法大师空海、新义真言宗开宗祖师高辨等日本僧人多次入唐都长安在大兴善寺巡礼学法并受法益。日本真言宗和净土宗都将大兴善寺视为祖庭。
唐代武则天时期至玄宗开元年间(690年—731年),安西都护府节度使夫蒙灵詧多次将河西走廊地区进献给大周的各类西域佛经收藏于大兴善寺,使大兴善寺成为河西佛经的收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