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第八期: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第八期: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乐队的夏天3》第八期的主题是“我从哪里来”。

第八期歌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 John Paul II 认为的“遍及人生的基本问题”,所有伟大的宗教和哲学都必须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节目组选择了其中第二个问题“我从哪里来”——不可避免地囊括了第一个问题,同时指向第三个问题。审题卡片,分为三个部分:

如何定义“我”,偏向主创个人还是乐队整体?偏向物理上还是心理上?

如何定义“哪里”,是空间、时间、思想、灵感还是文化?

如何定义“来”,指的是运动的过程,延续的过程,创造的过程还是变化的过程?队形的变化还是心绪的变化?

乐队最终的选歌与解说正是他们思考的结果。

例如柏林护士的《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美国“硬汉派”推理小说大师雷蒙德·钱德勒创造出的最著名的人物。主人公是洛杉矶的私家侦探,在洛杉矶雨后的傍晚完成他的工作——和麻烦打交道。

这首歌让人想到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和 Tom Waits 塑造的黑暗阴险,看节目里的效果与得分还好,但无论是叙事主题还是需要剪辑呈现上,对“一次过”的音综现场听众也许有点深。

乐队们选歌的理由 来自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联系, 有的说的现实,有的说理想,有的说思想。瓦依那、二手玫瑰和安达组合是接地气的,Nova Heart、声音玩具和八仙饭店更是思考的——但后者显然在听惯流行、不愿思考,更不熟悉厄运感觉的“乐队友友”们听来,是为其所不喜的(20 票里只拿到 11 票)。

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价值。什么是好的呢?并没有什么更好,只有哪个更喜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欢。

要将之前的创作与这期节目的主题联系起来,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重写,只能靠说。显然,并非所有乐队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说清楚,而且台上每一支乐队希望音乐传达出来的对于未来的希望,与现场很多有权打分的人的希望并不那么一致,更关键的是打分的人很可能压根不喜欢、不熟悉“乐队”这一形式,却有权力打分决定乐队的存留。令人不禁想,这种分配打分权的方式有优化的空间吗?

“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将决定“我要到哪里去”,人们为自己寻找、确定怎样的生活方向,很多时候还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对于节目中的乐队是这样,对于大众审美的走向也是一样。

Henri J.M. Nouwen 认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并非有答案的问题,而是让我们面对新问题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更深地陷入存在之不可动摇的奥秘。”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文 Demogorgon

排版 闵熙

硬摇滚/金属乐唱片及 CD 现货/预订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