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次乡村祠堂庆典的文化体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次乡村祠堂庆典的文化体验

小山村从未如此热闹。

借中秋国庆双节长假之机,江西省莲花县南岭乡超村年坑这个不足40户人家的小山村里,180多个家族成员及近200位宗亲团聚一起,共庆家族祠堂重建喜迁。

小山村村民同根共祖,皆姓贺,奉唐朝名士贺知章为鼻祖,清朝道光年间自旁村枧溪迁居此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

新祠靠山面水、雕梁画栋、古朴庄重。对联、牌匾、彩旗,挂满祠堂,配以烟花爆竹和响亮的音乐,气氛非常热烈。门楼正上方,标识“镜湖第”,以正本族为大唐名士贺知章之后;中悬门牌“秋堂公祠”,以念开基祖贺氏秋堂公开基之恩;廊柱撰对联:宗源枧溪无穷春秋基业旺、族居年坑万代嗣裔瓜瓞绵,表达不忘来路、兴旺发达的良好愿望;内堂还有众多牌匾,共表“同根共源”“光宗耀祖”“枝繁叶茂”之类的朴实祝愿。

庆典活动开始,本村长者做主旨讲话,追思了始祖当年迁居此地,白手起家、艰苦劳作、繁衍子嗣的丰功伟绩;赞扬了子孙后辈耕读传家、建功立业、回馈乡里的家族荣耀;如今小村家家有楼房、生活有保障、面貌日日新的兴旺景象。整个仪式流露出族人们对家业兴旺的朴素情怀,也表露了乡亲们紧跟时代的自觉。

长者讲话当中特别强调,全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已经培养了23名大学生。有侨居海外的子侄,慷慨解囊回馈乡里,并出资设立奖学金,奖励每年考取大学的家族子弟,视不同层次的学校,分别奖励3000—10000元不同的奖金。为表功德,堂内挂“光宗耀祖”牌匾,挂最显眼处,位列所有宗亲之前,表达族人对乡土文化中耕读传家的最高推崇。仪式的过程也是一次传统家风的教育过程,年轻人忙碌着端茶送水、摆桌送菜,演绎着一幅“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生动场景。宴会是庆典最后的落脚。菜品很是“劲道”,杀了一头猪,鸡鸭鱼肉样样齐备、满满一桌,唯独没有时蔬。“固执”的主事者全然不顾如今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主打一个热情“体面”。

新祠从谋划到落成,历时近4年,近百万建设资金,全部通过捐资渠道解决,组织者为之付出了艰辛劳动。新祠竣工之后,成为村落中一处公共场所。为管理和使用好这个公共场所,村里组建了理事会,负责打理祠堂事务。家族当中有孩子升学之类的喜事,可以用祠堂来设宴庆贺。祠门配有5把钥匙,分由5位老者掌握。新祠的进一步用途,理事会还没谋划好。不过有主事者提出,如果能用上祠堂开展生产经营,让老弱乡亲能在家门口就业创收,那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守护祠堂,就是守护一个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和家规,就是守护先辈的开拓拼搏精神,进而把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和优良的家风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中。祠堂是农村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更是“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积淀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在如今的大好形势下,更要趁势而为,焕发新面貌。

据不完全统计,莲花在清代鼎盛时期建有祠堂近800座。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全县157个行政村、5个社区,共有祠堂681座,平均每个行政村4座以上。随着近几年的陆续兴建,截至目前全县祠堂总量已超过700座,遍布各个村落。

村落祠堂自起源以来,不仅是一种物理存在,更是乡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存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和社会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它的价值和出路。(作者:江西农业大学 贺一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