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底去哪里了?提五个问题。

钱到底去哪里了?提五个问题。

第一,我们20年来这人均收入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人均开支每年都在不断的下降,中间剩了很多的钱,它去哪儿了?

第二,我们每年贸易顺差大概5000多亿美金,但是每年的外汇储备只增加1100多亿美金,这钱去哪儿了?

第三,我们每年都有一个财政赤字,然后很多省份自己不能自给自足,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政府中央的转移支付给他们,那这些钱从哪来到哪去了?

第四,我们2022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就是我们借的钱总计300多万亿,推动了114万亿的GDP,2.75块钱的债推动了1块钱的GDP。而2008年回顾一下社融规模只有6.9万亿元,却推动了31万亿的GDP,1块钱就能推动5块的GDP,那借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第五,地方政府能盈利的省份并不太多,但是他们还要搞新旧的基建基础设施建设,5G充电桩、特高压、铁轨等等,这些钱从哪儿来,到哪去?这五个问题就是我们说的百年变革的依据。

这篇文章极度烧脑,大部分人都可以划走了。经济学的本质或者说赚钱的本质核心到底是什么?就是核算成本和收益的原则。

而赚钱的底层逻辑要建立在4个基础之上,国家发展的目标、指标、数据还有政策。有了这四样东西,宏观经济才能够调控。

而调控的目的也是4个 : 如何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如何充分的保证就业?如何稳定通胀?如何实现国际的收支平衡?

在过去40年之间,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如何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第一个百年变革相关的内容。

现在保就业已经成为了新的第一目标,也是六保之首。六保是什么?六保里面没有高速的经济增长了,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我们回答前面的五个问题,如果回答完了,你就明白我们下一次的创富机会在哪了。

2008年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万块,人均的支出是11228元。你看消费多猛烈,花的比赚的还多,钱从哪来的?借。

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高达2.2万元了,人均支出是21392元,基本实现了收入大于支出了。

2021年呢,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了,人均支出只有24100元。这1万块去哪儿了?在这2.4万的支出里,食品烟酒支出占比29.8%,占第一,教育排第二,占比27.9%。当然居住在十几个分类里只排到倒数第三,占比只有8.2%,你觉得信不信?

而2020年房屋的总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13万亿,整个消费总额也不过42万亿。为什么?因为买房子不算消费而算投资,我们计算的房屋消费其实是租金,所以剩下的1万块去哪儿了?

2007年我们中国的CPI里一揽子这些产品和美国之间的一个对比。美国的住房占到CPI的42.69%,中国的居住占到13.2%。

为什么说中国的CPI不高呢?很简单,一目了然。1999年我们国家的M2是11.98万亿。1956年我们的钱的总量只有185亿,今天已经200多万亿了,增长了11000多倍。而我们的物价一直没怎么涨,我们的CPI也没涨,答案到底在哪里?涨幅最大的居住,涨幅最大的学校都不计入CPI。

曾做过2012年的对比,一目了然。明明房子涨价了,明明教育费涨价了,但是他们占CPI的比重仍旧在下降。你说钱去哪儿了?

1995年我们的GDP开始按照每年10%的平均增速在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实每年增速只有7%,政府收入增长约10%以上。

所以在1995年的时候,政府收入占GDP是15%,企业占20%,老百姓占65%。现在呢政府收入占比38%,企业占比22%,消费者占比40%,老百姓的财富在下降。

当然有一个问题你必须搞清楚,除了企业的22%,我们是全民所有制的,最后还都是你的。

中国的经济动力源泉在哪里?你要知道两个方面,产业+要素。我们先看第一个规律,后面解释什么是产业加要素。第一个规律,1979年到2010年,这32年,GDP平均增速接近10%,创造了人类类上的奇迹。

2011年就是转折点了,到了2020年,我们创造的最低点2.3%,可以看出现在仍然在探底的过程之中。这是为什么?因为要素没了,单靠产业意义不大。

2011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减少至287万。我们说的人口要素没了,然后逐年减少,出生人口逐年减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第二个规律,我们中国经济逢九逢十就出现一个低点,1989年1990年最低点是3.9%,1999年最低点是9.7%。2009年10年的最低点是9.7%。2020年10年的最低点是2.3%。

那也就是说到了2029年2030年还会出现最低点,但是低点的后两三年基本就反弹了,靠什么反弹?现在还有没有可靠的东西?

我们来看历史,1980年靠的是60后2.4个亿的劳动力,产业靠的是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是女方结婚的必备产品,有极大的刚需。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娶老婆生孩子,以人为本。

1991年到2000年之间,70年代的人有2.5亿的劳动力,产业是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因为分房子还是必需品,不需要买房,这些东西也是娶媳妇儿的必需品。

2000年之后,靠80后的劳动力2.48亿人。所以前30年从要素层面来说,靠的就是人口红利。

2010年后,要素变成了什么?变成了土地,变成了债务推动,产业还有房产,还有金融,还有互联网,还有汽车。

现在呢,2016年,我们放开了二胎,现在放开了三胎。

不过2016年如果放开之后到2036年才20岁,现在有人吗?有那么多的人口吗?没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那下一步我们还有什么要素市场能放开,除了科技革命,就剩下农村的宅基地了。那产业带动的会是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吗?不是,是又一次的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革命吗?也未必是。那这是一条什么样的产业链,如何抓住财富呢?下期咱们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