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休闲娱乐概述

 临沂休闲娱乐概述

乐舞

  沂蒙地区有灿烂的乐舞文化。自春秋的“夷狄之乐”、汉代“百戏”、唐代“乐舞”、宋代“舞队”、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民间舞蹈,经历数十个朝代风雨的洗涤和冲筛,保留下来的已成为民间传统舞蹈的精髓。

  龙灯、扛阁在全国独树一帜。早在150多年前,龙灯、扛阁就流传在河东区九曲镇三官庙村一带,是一种将民间的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粗犷奔放,气势恢弘。过去用于祭祀和求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欢迎八路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成为喜庆节日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

扑蝴蝶是沂蒙地区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临沭县韩村镇李介前村的表演远近闻名。该村的表演队伍庞大,每逢春节至正月十五,不仅在本村,还经常到邻村和县城献艺。参加表演的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男女成队而舞,表现了临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此外,十字路镇的耍马灯和峨庄的舞蹈大竹马也非常有名。

戏曲 

  沂蒙地区的戏曲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以柳琴戏最为著名。建国之初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柳琴演员,如李春生、唱青衣花旦的张金兰等。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柳琴戏的唱腔音乐,源于临沂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并受到柳子戏的影响,其唱腔以多彩的花腔、独特的拖腔为主。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表演朴实、生活化。特别是小丑的表演,诙谐又不流于庸俗。 

书画

  沂蒙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著名的书画之乡。受书圣影响,临沂自古就有研习书法的风尚。“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除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外,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也诞生在这里。

  临沂旧城西南角的普照寺遗址,原是王羲之的故居,现在还保留着王羲之的“晒书台”和“洗砚池”等遗迹。另外,临沂城内的五贤祠,是古人为纪念诸葛亮、王祥、王览和颜真卿、颜杲卿五位先哲而建。千万年来,临沂书画之风不衰,已成为当地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