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哪里好玩_柏林必须去的地方

  柏林哪里好玩,2017柏林必须去什么地方?

  柏林以其众多的博物馆,常年不断的节日和文化盛事,传奇的夜生活和优美的绿色环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她是德国“最翠绿”的大都市,城中的森林,公园和人工绿地多过任何其他大城市。泰格勒湖和瓦恩湖以河流和运河等水域相连,像银链般蜿蜒穿城。

  漫游在市内,高雅艺术与街头艺术相结合,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相映衬,处处显出古城名都的雄伟气派,又随时提供给游人丰富多彩的体验感。

  柏林墙

  柏林墙(berlin tall wall)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其外层是一堵墙,紧靠西柏林边界。墙高3.5米,水泥板结构,上部为水泥管。

  至1979年5月止,在西柏林周围共筑了水泥板墙104.5公里,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另外还有一触即发出信号的铁栅栏、自动射击系统和巡逻道各123.5公里。柏林墙有7个过境通道,其中有1个专门为盟军、外交官和外国记者所用。

  柏林墙最壮观地段有2处:最严密的一处在波茨坦广场,这里有两道墙,两墙之间有一大片开阔地,地上重重叠叠地摆着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铁架。另一处是勃兰登堡门一带,整个门在东柏林界内,往西走几步就是柏林墙外墙,墙外北面是原德意志帝国的国会大厦。

  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是柏林的标志。此门始建于1788年,历时三载完工。它以古然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式山门为蓝要筑成,高26米,宽65米,进深11米。门内有五条通道,中间的一道最宽,原为皇室御道。勃兰登堡门通体用白色砂岩条石砌成,门两旁各有六根巨柱,气势雄厚。

  门上在矗立着一座胜利女神的青铜像。她头戴桂冠,背插双翅,左手执辔,右手握杖,立在飞驰的两轮四马战车上,英姿飒爽,形象生动。这座神像连同四马战车在1807年被拿破仑当作战利品带走,但七年后又让德国的队伍带回来了。柏林人对勃兰登堡门怀有特殊的感情,称它为“命运之门”。

  在过去的两百年里,勃兰登堡门目睹了多少兴衰荣辱:普鲁士的军队曾从门下凯旋而归;希特勒曾驱赶成千上万的人充当炮灰,从门下出发“征服世界”。柏林墙建成后,勃兰登堡门被隔在大墙以东几十米,成为柏林墙的象征地段。1990年柏林墙倒塌时,这里又成了欣喜若狂的柏林人的聚集之地,成了德国统一象征。

  亚历山大广场

  柏林人亲昵地把亚历山大广场叫做“亚历克斯”。从发音可以看出说话人的来历:西部人说“ahlex”,东部人说“allex”。它有辉煌的过去,而且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亚历山大广场最早是羊毛和牲口的交易市场。

  1805年,适逢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访并会见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亚历山大一世曾在这里检阅部队,因此它有了现在的名字。19世纪时,这里曾是柏林工人阶级的中心,也是酝酿社会动荡的所在。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社会底层的非法之徒。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在1928年出了一部名叫《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弗兰·比伯科普夫是一个杀人犯,刑满释放后在广场上卖报纸。

  二战之后,亚历山大广场成了展示“全新的”共产主义建筑成果的橱窗。不言而喻,最后留下的是一片荒芜。现在这里只剩下寒风呼啸的一块宝地和上面零星散布的小吃店和货摊。60年代的重建使它成为步行区。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是广场酒店。在它第三十七层的餐厅里,客人可以俯瞰城市全景。

  夏洛腾堡宫

  最早,这个宫殿是1695-1699年弗里德里克三世请建筑师约翰·阿诺德·奈林为他的妻子索菲·夏洛特(她是一位颇有素养的艺术家与哲学家的著名资助人)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的一座朴素的避暑寓所。1701年弗里德里克三世选帝侯成为普鲁士国王。

  宫殿在约翰·埃奥桑德·哥德主持下进行了扩建。在1713年又一次以巴罗克式花厅为中心进行扩建,配上圆顶。把城堡变成小型的凡尔赛宫是弗里德里克大帝(弗里德里克二世国王)的主意。他指示退役普鲁士军队上尉、富有灵感的建筑师乔治·温策斯劳斯·冯·科诺贝尔斯多夫在1740-1746年修建了东边全新的洛可可风格的厢房,里面有皇室套间。1788年到1791年,卡尔·朗汉斯在弗里德里克·威廉一世设计了柑橘园西头的施洛斯剧院与院中现名观景楼的茶室(1788年),这样夏洛滕堡宫就有505米长了。最后在1810年,弗里德里克·威廉三世决定纪念他受人民爱戴的妻子路易莎皇后,委派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为路易莎建一座陵墓。 申克尔还参与设计了西厢房东头的起居区。

  波茨坦广场

  柏林墙倒塌之后,波茨坦广场曾是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1993年至1998年间,这里建起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区,其中有办公楼、商店、饭店、居民住房、餐馆以及stella-音乐剧院和一个卡西诺赌场。22层高的德比斯大楼(debis-haus)由累措·皮亚诺(renzopiano)设计,其巨大宽阔的正厅内设有jean tinguely的机械雕塑"meta-maxi"。与其相连的是一家全景电影院和购物中心阿卡丹(arkaden),内有各式商店,商品种类繁多。

  2000年,座落在肯珀广场(kemperplatz)的索尼中心(sony center)正式开放,索尼公司的欧洲总部设置在此。七栋大楼环抱在一起,被围成的中心区宽敞明亮,上有一带皱褶的蓬式顶盖。这组超时代的建筑群还包括有一家新的电影博物馆、两家电影院、一家全景电影剧场、餐馆和一个叫做“音乐箱”的观众与“展品”可以交流的展览。

  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巍然耸立在菩提树下大街东头。它是新教的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在它的穹顶下长眠着霍亨索伦家族的90多名成员。威廉二世皇帝非常重视这座教堂的建造。

  这里原来有过一座教堂,在其原址上尤利乌斯·拉施多夫把它设计成文艺复兴风格,于1905年落成开放。二战期间,它受到炮火的严重损坏,修复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教堂的拱顶不仅仅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简单模仿,它使教堂的内部显得明亮而宽敞,这与教堂阴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堂内有老照片展,偶尔也有风琴演奏会。

  帝国国会大厦

  勃兰登堡门以北的绿地上耸立着一座宏伟的深灰色大厦,这就是有名的国会大厦。它建于1894年,长137米,宽97米。这座豪华建筑应该是德意志帝国的强大的象征,因此德皇拒绝了1884年设计的铭文“德意志民族”,因为对他来说这段铭文太民主了。

  直到1916年,铭文才被加上。两年后,就是在这里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魏玛共和国的历史到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后结束。

  1933年2月28日晚的国会大厦纵火案为纳粹党人赢得多数票作了准备,1945年4月30日,苏联战士在此升起红旗。1999年这里成为联邦议会的所在地。

  德意志大教堂

  德意志大教堂坐落在宪兵广场南侧,与对面的法兰西大教堂形成一对姊妹建筑。设计了拉长的教堂拱顶的建筑师卡尔·冯·龚塔德被腓特烈大帝称作“一头驴”——这当然是在1781年之前,那时教堂圆顶尚未塌毁。

  圆顶塌毁后,由另一位建筑师格奥尔格·克里斯蒂安·翁格尔对其修整。现在该建筑仅偶尔供展览之用。

  圣赫德维希大教堂

  柏林圣赫德维希大教堂建于1773年,以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殿作蓝图。弗里德里希大帝想改善和梵蒂冈的关系,承认天主教徒在普鲁士的重要地位。

  现在的这个主教堂的设计图是他亲自起草的。是柏林的罗马天主教堂,受到罗马众神殿的启发(其内部装饰与众神殿有过短期的相似)——抑或是腓特烈大帝受到翻扣的咖啡杯的启发采用了这一设计。教堂由科诺贝尔斯多夫与约翰·博曼建于1747至1783年间,但巨大绿屋顶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它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精致的三角墙、巨大的爱奥尼亚柱吸引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圣黑德维希教堂是这座新教占绝对优势的城市中唯一的天主教堂.

  胜利纪念柱

  胜利纪念柱在六月十七日大街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它的原址是在国会大厦的前面。后按当年希特勒的主意,将其安放在现在的动物园公园中的大角星广场。

  它是为了纪念普鲁士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于1873年建成的。柱高67米,用战争中缴获的大炮炮筒加以装饰。柱顶的女神“金埃尔莎”(gold else)朝着巴黎方向挥动着桂冠,很是无礼,不过她却是柏林人的至爱。

  博物馆岛

  博物馆岛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馆、国家画廊、佩加蒙博物馆、博德博物馆组成。因位于施普雷河的两条河道的汇合处,故有博物馆岛之称。这个小岛街道整洁,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岛上的主要建筑基本上都是博物馆。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馆最为著名。这里展出了许多古巴比伦、埃及、波斯等地文物。